桂工网讯 (记者 景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技能人才等级认定从“统一模板”到“私人订制”……记者从12月24日召开的南宁市职业技能评价体系改革新闻发布会获悉,南宁市有序落实职业资格压减和退出政策,全面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落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人数和获证人数持续增长。2021年1-11月,南宁市共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4.35万人,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3.33万人,技能人才评价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据介绍,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职业资格领域“放管服”改革要求,南宁市从服务技能人才、促进就业大局出发,在全区率先完成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改革,推动政府职业技能鉴定部门“变身份”。2020年7月,整合组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南宁市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指导中心,在推动职业技能评价改革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机构改革后,政府职业技能鉴定部门的“身份”由以前的“运动员”转为“裁判员”,不再具体从事评价工作,转向加强质量监督、提供公共服务等工作。
在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试点中,南宁市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有序推进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的遴选备案工作,培育了一批市场化、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价主体,让社会第三方评价机构“唱主角”。目前,南宁市获批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有21家。此外,在南宁市行政区划内,还有驻邕中、区直单位向自治区备案设立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机构54家,初步构建了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机构体系,有效解决了职业资格退出目录后广大技能劳动者“无证可考”的现实问题。
为了充分发挥市场评价机制作用,南宁市技能评价实现了“量身定制”,企业可以自主确定评价职业(工种)范围,自主设置职业技能岗位等级,自主运用评价方法,自主开发制定评价规范,对员工实行技能评价,推动技能人才培养紧密对接企业需求,增强企业用人活力。
- 下一篇:
- 上一篇:广西加强公租房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完善住房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