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工网讯 (记者 梁俪莹)12月16日,记者从广西实施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时期,我区科技创新发展将重点抓好“建平台、育企业、聚人才、强攻坚、强农业、惠民生、促转化、建高地、拓开放、优生态”十个方面的工作,到2035年,实现基本建成创新型广西的远景目标。
为进一步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拉动为主向创新驱动转变,今年10月29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印发实施《广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我区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要指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到2025年,我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22%,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6%,每万家企业法人中高新技术企业数达54家,每万名就业人员中研发人员达25人年,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5件,技术市场成交合同金额达12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达12500亿元,高新区工业总产值达12000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6%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比重达15.4%,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达11.5%,创新型广西建设取得重大突破,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加快建设。
“十四五”时期,我区科技创新发展将重点抓好“建平台、育企业、聚人才、强攻坚、强农业、惠民生、促转化、建高地、拓开放、优生态”十个方面的工作,分别是加快培育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面向产业重大需求的创新平台布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夯实科技人才队伍,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性人才集聚高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构建支撑引领现代产业的技术体系;强化乡村振兴科技供给,夯实农业科技创新基础;推进民生科技创新,使科技成果惠及人民群众;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优化科技强桂空间布局,打造引领性区域创新高地;汇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建设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推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营造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规划》还明确,到2035年,我区要实现“基本建成创新型广西,初步建成面向东盟科技创新合作区”的远景目标,全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2.5%,科技创新真正成为驱动我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