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在伏案写作,突然被一个异于微信的提示音所打断,我下意识地瞄了一下手机,原来是本月的话费清单。初看,与往月没啥区别;再细看就瞧出了“门道”,本月话费竟比上月多出了差不多20元。我百思不得其解,近期并没有开通什么新的业务,手机流量还剩下不少,电话仍在免费拨打的范畴……不会是对方的计费系统出了故障,把话费算错了吧?我拨打电话去客服询问,才知道被新开通了一个增值服务包。我说:“我并没有开通该业务啊?”对方不紧不慢地回复:“是不是你家小孩玩手机是胡乱点错了,或者是你不小心给开通了?”这个答复显然让人很不满意,我挂电话前撂下了一句狠话,48小时之内如果还给不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我将拨打投诉电话。
也许是“狠”话起了一些作用,未到48小时,对方就打来了电话,很有礼貌地说:“上个月底您是不是在我们这里要了一台免费手机?”我说:“是啊。”直到这时迟钝的我才恍然大悟,原来免费手机竟然是个“套路”。哎,我早就知道天上不会无缘无故掉馅饼的,然而经不住电话的轮番轰炸,本来磐石似的心理防线就这样一点点地被“攻陷”,真是活该!当时自己觉得,反正现在所使用的手机已开始有了报废的迹象,暂且拿一台免费手机代用一下也未尝不可,何况对方在电话中不止一次地作出了“庄严”承诺:绝对不加收任何费用。于是我便放心大胆地向单位告了个假,搭乘公交车直奔办理点。由于是“免费”的东西,办理现场自然是人山人海,经过一番繁琐的手续之后,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一台“免费”手机。
没想到还没高兴几天,“倒霉”的事就如约而至了。手机还未开始用,话费就比以往高出了不少,“增值”业务竟然变成了“减值”业务。客服给我的解释是,要了手机,必须要开通几个月的“增值”服务。我立时气愤了起来:“不是说免费的吗?”“谁说的?”“那天催我办理免费手机业务的业务员说的。”“那你打电话跟他联系啊。”于是我按照短信留下的联系电话打了过去,竟然得到了如出一辙的“完美”解释:不是小孩弄的,就是自己使用手机时不小心给点错了。我一时呆若木鸡,只好自认倒霉,从此再也不敢相信“天上掉馅饼”之类的承诺了。否则一不小心,“增值”服务瞬间就变成了“减值”服务。
[编辑:梁恩瑞 ]